专委会动态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2023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2-19 15:27:00     阅读数: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19〕6号),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23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4〕3号)的要求,2024年3—6月,教育部在对各地报送的年度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审核评价基础上,对2022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政策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7号),职业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总体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所需财政补助经费主要按照隶属关系等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统筹给予支持。

目前,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支持和引导地方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主要用于推进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发展,巩固和完善高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产教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等。

2.资金情况

2023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共计投入752.8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12.57亿元,地方投入382.16亿元,其他投入58.07亿元。

中央投入方面。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2〕206号)和《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下达2023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3〕42号),202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支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312.57亿元,其中提前下达272.31亿元,当年下达40.26亿元。

地方投入方面。各省份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完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结合年度职业教育重点工作,并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科学分配资金,向农村、边远、民族地区以及主要经济带等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向国家急需特需专业,以及技术技能积累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专业倾斜。2023年度,地方在中央财政基础上投入财政资金382.16亿元。

二、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1.整体绩效目标情况

年度总体目标。一是高职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二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全面推进。三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四是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

年度绩效指标。根据年度总体目标,教育部对产出、效益和满意度指标进行了细化。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时效指标,设定了各省份高职生均拨款水平等数量指标,“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率等质量指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任务完成进度等时效指标。设定了高职平均就业率这一社会效益指标。设定了学校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2.区域绩效目标情况

2023年初,各省份根据区域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职业教育工作相关规划、转移支付提前下达资金额度、上年度转移支付执行情况等因素,设定区域绩效目标,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核。2023年3月,教育部成立绩效目标审核工作组,从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各省份报送区域绩效目标表进行审核。2023年4月,财政部、教育部下达2023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并同步下达各省区域绩效目标。各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区域年度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规划、重点工作、区域绩效目标设定情况、资金分配方案、项目绩效目标申报情况等因素,对区域绩效目标分解下达到有关市、县(区)和职业院校。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23年,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支持引导下,各省份职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有效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全国2023年高职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年·生的最低标准,部分地区的生均拨款水平远超最低标准要求。通过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深入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方面。2023年,各省份着力改善职业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加大学校校舍改扩建、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置的投入力度,有力改善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切实提升学校办学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方面。2023年,各省份通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不断提升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实现了正增长。

2.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高职生均拨款水平≥12000元。根据各区域绩效自评情况,高职生均拨款水平均大于或等于每生每年12000元的标准,平均达到每生每年15676元,指标的实现情况较好。

二是“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实现正增长。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双师型”教师占比相较上年有所提高。

三是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率≥90%。根据各区域绩效自评情况,该指标完成率为98%,完成情况较好。

四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按照任务书时限完成。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3.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高职平均就业率指标值为“≥90%”。根据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2023年高职平均就业率达90%,实现目标值。

4.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学校满意度≥85%。根据各省份满意度调查数据,“学校满意度”平均值为94%,实现目标值。

二是教师满意度≥85%。根据各省份满意度调查数据,“教师满意度”平均值为93%,实现目标值。

三是学生满意度≥85%。根据各省份满意度调查数据,“学生满意度”平均值为93%,实现目标值。

来源:教育部



关闭 返回